掃一掃
七夕節剛過,#29.9元的“鉆戒”賣超10萬單#就又沖上了熱搜。很多人感慨這真是“廉價珠寶的奇跡”,當然也有人質疑鉆石的珍貴和價值,還有人好奇,究竟是誰在買單。不過,確實沒必要上升到“愛情價值幾何”的高度,市場經濟下的買賣總不能都是一個價碼。
但說到鉆石,它到底貴不貴,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。
首先,鉆石本質是金剛石,需要在地球深部高壓、高溫條件下產生,產量稀少是不爭的事實,其獨特的美也是俘獲一批消費者的重要原因。其次,鉆石品質有很大差異,一般從重量、凈度、色澤和切工四個維度來鑒定,即“4C標準”,還有一個就是鉆石的美麗度也是不同的,就是所謂的光效應,亮度、火彩和閃光是通用評級標準。
最后,鉆石和相似寶石,以及合成鉆石也還是有區別的,所以倒也不用太糾結于鉆石到底有多少價值這個問題。
不過呢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鉆石有自己的理化特性,化學成分基本就是99.98%的碳,是寶石中唯一一種由單一元素組成的,其他很小成分的雜質最重要的是N和B。這種在實驗室對鉆石穿透式的“解讀”為人工合成鉆石帶來了便利,也就是環保在線之前提到過的,有科學家已經實現了用二氧化碳“人造鉆”。
這其實也不容易,因為鉆石的元素單一,但形成條件苛刻,碳原子結構也不是那么容易手動排列的。比如石墨,需要2000K以上的溫度,35GPa的強大壓力才能完成向鉆石的轉化,這對機器的要求實在太高了。因此,科學家采用了HPHT的技術方法,隨后又迭代了先進的化學氣相沉積法(CVD)。
不僅如此,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,合成碳氫化合物,利用氣相沉積反應器,最終也能合成“鉆石”,這種思路與碳捕集、封存和利用(CCUS)技術的相結合,環保屬性拉滿,還為溫室氣體減排和再利用產品線提供了一個高附加值選項。而這種嘗試,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結果,比如英國一個團隊,他們制造出來的鉆石得到了國際寶石學會的認證,預測投產后每月能生產200克拉的鉆石,后期的規劃是每月1000克拉。
該團隊表示,開采一克拉的傳統鉆石需要轉移1000噸巖石和泥土,消耗3890升水,產生108公斤二氧化碳,但是如果“開采天空”,不僅能幫助減碳還能創造新價值,打造“零污染鉆石”。當然,至于成本,這可能就要另說了,我們可以等待后續公開的更詳細數據。
你以為到這就結束了?天然鉆石和人造鉆石的環保之爭并沒有這么簡單。
曾有一份《大型鉆石開采企業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》報告顯示,每開采1克拉天然鉆石,會產生160千克的碳排放量,是人工合成鉆石的三分之一(人工合成鉆石碳排放量511千克)。這份報告是鉆石生產商協會(DPA)委托第三方研究機構的調研結果,相關人士表示,人造鉆石行業的能源消耗、水資源消耗等數據其實還是不夠清晰和透明的,說人造鉆石比天然鉆石更環保為時尚早。
講道理,這種觀點也沒錯。更進一步的是,在全球減排的大背景下,鉆石企業也在進行綠色轉型,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推行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,實施減污降碳措施,減少碳足跡,披露ESG報告,“綠色度”在迅速提升。如果不從價格方面考慮,天然鉆石的“含綠率”可能也并不低呢。
“環保并非只有碳排放一個標準”,在這樣的聲音下,天然鉆石行業似乎又“扳回了一城”。
看來,到底誰更環保,我們還要騎驢看唱本。不過很高興看到,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開始將環境影響作為消費的關注點之一,也許不是最重要的,但這個變化已經足夠值得欣喜。“人們對品牌和產品的選擇有了更多的要求”,這會讓品牌和創新都更積極向環境效益靠攏,從而形成良性循環。
嗯?說遠了?買不買鉆戒,買多少錢的鉆戒,一句話,喜歡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