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一掃
近日,北京市第41個“愛鳥周”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舉行。今年“愛鳥周”宣傳活動的主題是“加強鳥類及棲息地保護,推動生物多樣性之都建設”。
啟動儀式上,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了《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(2023)》和《北京觀鳥地圖(2023)》。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宣讀了《文明觀鳥倡議書》。房山區政府為拒馬河保護區“綠袖標”志愿者巡邏隊授旗,同時還為首批5家“愛鳥人家”授牌。活動現場還放歸了經過救治康復的5只紅隼和1只燕隼。
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,相較于2021年發布的《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》,最新發布的《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(2023)》中收錄的野生動物種類已經由596種增加至608種,其中鳥類達到了515種。新增加的12種全部為鳥類,其中包括:灰冠鹟鶯、紫背椋鳥和黑胸鶇等,這些鳥類由野生動物愛好者在野外觀測時發現,經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專家鑒定后確認為北京新記錄物種。
近年來,北京市在加大野生動物保護的同時,持續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營建,鳥兒們也紛紛用翅膀來為良好的生態環境“點贊”,到北京安家落戶。目前北京市鳥類種類比十年前多了近百種,北京已成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。結合愛鳥周宣傳活動,北京市還發布了《北京觀鳥地圖》,推出了北海公園、翠湖濕地公園、房山十渡、延慶野鴨湖等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,為觀鳥和拍鳥愛好者提供了指引。
近年來,北京持續開展系列生態系統修復工作,不斷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,提高山區森林質量,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,恢復濕地生態系統。
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,讓北京平原地區的大片森林匯成林海,聯通碎片化的“生態孤島”,打通野生動物遷移通道。特別是2018年啟動的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建設,提出要重塑城市生態環境,提升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,突出“近自然”理念,注重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。通過配植食源植物、蜜源植物,以及適度留野,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,結合雨洪蓄滯建設小微濕地等措施,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、水源和安全的棲息環境,促進區域生物多樣性恢復。
經過持續恢復與建設,北京濕地面積已達6.21萬公頃,為北京近50%的植物種類、76%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棲息環境。而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、地質公園、風景名勝區等79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成,使北京市90%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。目前,北京市已經形成以自然保護地、植物園、動物園、種質資源示范庫為主體,各類公園、綠地、林地、濕地等棲息地為補充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體系。
房山區于2014年被授予“中國黑鸛之鄉”的稱號,為了持續推進區域野生動物保護,全區啟動了“建設中國黑鸛之鄉,推動觀鳥經濟發展”的行動計劃,并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(全國鳥類環志中心)簽訂了黑鸛保護研究合作協議。房山區野生動物保護的社會力量也不斷凝聚,成立了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志愿者服務隊,服務隊將通過日常巡查巡護,發現和勸阻破壞自然資源的違法違規活動。而區級野生動物救護站的成立掛牌,則為受傷受困野生動物得到及時有效救護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據悉,下一步房山區將積極推動探索觀鳥經濟發展,在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棲息營造更好的條件的同時,進一步完善觀鳥設施,把十渡地區打造成為北京市首個“觀鳥小鎮”,并以觀鳥活動為抓手,助力地方經濟發展,讓周邊老百姓在保護野生動物中受益,實現野生動物保護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共贏,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。
據悉,愛鳥周活動期間,各區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,還將組織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