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一掃
臭氧具有明顯季節性,一般夏季濃度較高。夏季光照條件好,臭氧污染就容易產生。日照越強,光化學反應越劇烈,反應生成的臭氧越濃。臭氧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之一。4月10日,臭氧污染來勢洶洶,全國有58個城市遭遇臭氧污染,而四川就占了13個。
夏季光照強、氣溫高、云量少的氣象條件加劇了低空臭氧的形成,使其成為導致城市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因子。2022年全國臭氧濃度同比升高5.8%,臭氧的兩項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居高位,疊加去年我國遭遇高溫干旱的不利氣象條件,對臭氧濃度的升高也起到了推動作用。面對美麗天空背后“看不見的污染”,要精準分析研判。生態環境部門應會同氣象部門聯合開展會商,及時預判、研究當天和未來幾天天氣情況。比如,在4—9月重點時段,每天會商3—7日內最高氣溫將達到多少?高溫時段光照輻射是否強烈?氣象擴散條件如何?是否有利于臭氧生成和積累?臭氧超標風險較高的區域主在哪里?都要開展調查研究,進行重點分析研判。會商結果應及時發送相關臭氧污染防治攻堅重點地區,同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建議,并向企業發送臭氧污染預警短信,為各重點區域強化臭氧污染管控提供精準引導。充分運用組分站、走航掃描等科技手段,實時分析研判臭氧污染動態過程,及時啟動臭氧重污染天氣預警,科學推進重點行業企業錯峰錯時生產,打好防控主動仗。
大氣污染是個復雜的問題,各種污染物的成因互相關聯,大氣污染治理也不是治理哪一種污染物的問題,而是需要綜合施策。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物是生成PM2.5和臭氧的共同前體物。它們在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下,經過光化學反應產生臭氧。臭氧的生成增加大氣氧化性,也會加速二次顆粒物的生成。控制臭氧污染,除了改善整體生態環境外,重點是減少前體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。在源頭控制方面,要嚴格執行排放標準,推動實施差別化電價、水價、環境稅等政策。加快調整產業能源、交通運輸結構,實行污染管控、提升新能源利用率,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退出部分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行業。減排治理方面,要堅持協同減排、源頭防控,以石化、化工、工業涂裝、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為重點,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全流程深度治理;推進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,加大鍋爐、爐窯、移動源氮氧化物減排力度,加強柴油車、非道路移動機械及成品油全鏈條監管,推進國三老舊車、高排放車輛淘汰,推廣使用新能源重卡。推進“公轉鐵”“公轉水”行動,補齊港口碼頭、大宗貨物運輸企業的鐵路專用線短板。以廣元嘉陵江水運為例,如果經嘉陵江水路運輸甘肅、青海、新疆方向經廣元運輸的煤炭、鋼材、化肥、糧食及國際班列集裝箱等大宗貨物,每噸執行運價是鐵路的56%、公路的21%;按“噸公里”比較,價格是鐵路的1/3、公路的1/7,不僅能夠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,而且單位能耗及污染物排放分別僅為公路運輸的1/14和1/15、鐵路運輸的1/2和3/4,有利于推動嘉陵江流域乃至西北地區的高質量發展。監管減排方面,對石化、化工、工業涂裝、包裝印刷以及油品儲運銷等重點行業,持續開展“送政策、送技術、送服務”,指導企業優化完善“一廠一策”。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,加強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。做好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。開展石化、化工、涂裝、醫藥、鋼鐵、焦化、建材、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,以“零容忍”的態度依法查處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、偷排偷放、生產臺賬弄虛作假、在線監測和手工監測造假等突出環境違法問題。
臭氧污染并不是新問題,它是長期存在的。要積極推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,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,嚴把源頭準入關。公眾在日常生活中也應采取一些措施,減少生活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。比如,在選購空調、冰箱時,選擇更綠色高效的制冷產品。堅持綠色出行,少開一天車,少消耗一升汽油,在加油的時候選擇晚上。家里面裝修時,優先選用那些低揮發性的,甚至沒有有機溶劑的涂料。通過公眾行為的調整,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共建美好家園,共創美好環境,共享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