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一掃
一望無際的農田里,農機人員操作著機械,將散落在田間的秸稈卷入打包機中,經過粉碎、除塵、碾壓后,一個個結實的秸稈捆包從車尾“翻滾”而出,等待裝車運走。
作為春耕生產前的必要工作,黑龍江省積極推進秸稈離田。
在綏化市北林區,全區推廣玉米莖穗兼收離田模式,引進莖穗兼收機械,在收獲玉米棒的同時,把秸稈粉碎后輸入車斗運走,實現秸稈不落地離田利用。同時,推廣水稻整稈收獲打捆離田模式,組織農戶與草編廠產銷合作,農戶一坰地秸稈能夠收入500元左右。
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則組織成立了38支離田作業工作隊,結合各鄉鎮作業條件,統籌全區機械力量,科學制定打包離田作業計劃,通過輪流作業、24小時作業推進秸稈離田。
孫吳縣按照行政區劃和屬地管理的原則,設置縣、鄉、村和網格、戶“3+2”五級田長,實現責任到人、到地塊,加速秸稈離田。
秸稈離田后激發市場化潛力,使秸稈變成了“香餑餑”。
遜克縣將秸稈揉絲、黃貯、氨化、膨化、微貯、壓塊,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,發展壯大肉牛等草食畜牧業。
燃料化利用也成為秸稈的去向之一。孫吳縣加大生物質鍋爐推廣力度,引導農戶安裝生物質爐具,消納已離田的秸稈。遜克縣以遜克諾寶生物質發電廠為主導,加快生物質鍋爐推廣,每年可消耗秸稈30萬噸。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引進秸稈燃料化加工企業5家、秸稈直燃供熱企業4家、生物質熱電聯產企業1家,年可消耗秸稈65萬噸。
秸稈還被基料化利用。遜克縣將秸稈用于食用菌生產、集約化育苗、無土栽培、改良土壤等,秸稈離田后逐步形成循環產業鏈條。
通過秸稈離田收儲、轉運、銷售,既解決了企業秸稈原料需求問題,又增加了農民收入,減輕了環境污染,實現了企業、農民、集體經濟、政府多方共贏,讓秸稈變身成了綠色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