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一掃
導讀:按照機構預測,CCER可抵消不超過5%的碳配額,但目前僅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,對應需求約2億噸左右,未來伴隨鋼鐵、建材等行業納入,這一數字有望增至4億噸。而從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履約清繳情況來看,目前碳排放配額仍存在明顯額供需缺口。因此,重啟CCER很有必要。
業界企盼五年之久,直到2022年末,官方層面才透露盡早重啟CCER(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)市場的計劃。交易內容上,CCER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用重合,不同僅在于前者是自愿,而后者是強制。因此,CCER也被認為是強制性碳交易的有益補充,有利于擴大范圍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碳減排。
碳匯則是CCER市場推進的重要基礎。通常情況下,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徑主要有減排和增加負排放兩種,增加負排放產生的碳差額即可用來交易。按照機構預測,CCER可抵消不超過5%的碳配額,但目前僅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,對應需求約2億噸左右,未來伴隨鋼鐵、建材等行業納入,這一數字有望增至4億噸。
而且從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履約清繳情況來看,目前碳排放配額仍存在明顯額供需缺口,重啟CCER很有必要。2023兩會期間,也有多份提案關注到了CCER問題:
民建山西省委會主委、太原市政協副主席表認為,2022年度全國碳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51%,CCER機制暫停是重大原因之一,應加快解決CCER機制重啟存在的問題,確保無障礙順利運行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,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建議重啟并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市場,研究并發布CCUS方法學,推動CCUS項目盡快納入我國自愿減排機制,充分激發企業開展自愿減排項目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,更好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。
陽光電源董事長分析稱,目前,我國碳市場已納入發電行業,覆蓋全國碳排放量約45%,但還有大量高耗能行業未被納入,建議盡早將水泥、鋼鐵和電解鋁等高能耗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,同時增加如碳遠期、碳期權、碳期貨等碳金融產品種類。
官方層面,生態環境部部長指出,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,央行行長易綱同樣表態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發展CCER交易。可以預見的是,一個體量巨大、涉及領域眾多的碳交易市場即將成型,而當前這段等待期正是搶抓機遇、加快布局的關鍵時刻。
于是,地方政府、企業紛紛采取行動,通過拓寬碳匯來源,增強自身在碳交易市場中的競爭優勢。
地方層面,福建海事等六部門于近日簽訂藍碳司法保護協作機制,將形成齊抓共管格局,依法打擊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資源違法行為,加強東山海洋藍碳保護;浙江特意印發了《浙江省海洋碳匯能力提升指導意見》,擬修復濱海濕地2000公頃、新增紅樹林200公頃以上、修復海岸線74公里;濟寧市此前計劃實施荒地綠化三年行動計劃,創新實施碳匯造林,實現“空氣”賣錢。
企業層面,中林集團先后與青海省海南州、江西銀行、浙江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將分別合作探索林草碳匯開發、聚焦碳匯與綠色金融、有序開發林業碳匯等;岳陽紙業亦于近日公告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林業碳匯開發項目合同》,期限為20年,預計合同實施期限內將至少產生凈利潤2000萬元。
對此,有關券商分析稱,在雙碳背景下,CCER的重啟有望加速,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。而隨著全國碳市場后續擴容加大配額缺口,CCER重啟有望提速。